發布日期:2022-03-09 11:19:06 大 中 小
重慶市江津區財政局
關于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有關情況的報告
?
現將區財政局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以及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工作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持續推進法治財政建設
一是加強法治建設組織領導。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嚴格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制度,把法治建設納入年度工作任務目標和宣傳教育計劃之中,納入年終述職述廉考核范疇。局黨組(中心組)將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將法治建設工作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
二是嚴格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按照《重慶市規范性文件管理辦法》嚴格管理規范性文件,每個規范性文件從起草到施行都嚴格執行“文件起草—公開征求意見—合法性審核—集體審議—備案審查”六個環節,并在規范性文件執行過程中強化動態清理,對有效期屆滿,或法律法規規定等發生變化的文件,提出是否繼續執行、修訂或廢止等處置意見。2021年我局共發文1304件(不含部分黨組和上行文),其中需納入規范性文件管理的2件,經評估需廢止的1件。
三是做好行政執法經費保障。將各行政機關履行執法職責所需經費納入年初預算予以保障,在預算執行中及時、足額撥付。安排專項資金為推動法治政府建設提供保障,其中2021年安排80萬元(本級60萬元、上級20萬元),2022年因財力所限,年初預算安排43萬元(本級安排30萬元,上年結轉17萬元),年中視其財力情況和工作開展情況予以足額保障。嚴格執行罰繳分離和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堅決禁止下達或變相下達罰沒指標,嚴禁將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同部門利益直接或者變相掛鉤。
四是做好財政信息公開。按照《預算法》要求,統一組織、統一規劃,按時間、按進度、按計劃在區政府網站預決算專欄公開政府及部門預算決算,并同步要求預算單位在本單位網站對單位預決算信息進行公開。全面推進政府采購意向公開,提高政府采購透明度,促進政府采購公平競爭,優化營商環境。
五是建好用好法律顧問制度。健全法律顧問履職的工作機制,進一步發揮法律專家在財政改革與發展中的作用,聘請重慶循源律師事務所為我局法律顧問,為政策執行、行政執法等重大決策過程提供法律意見咨詢。2021年共對14份對外合同進行了合法性審查。
六是嚴格規范行政執法工作。系統全面梳理了財務管理規章制度,編寫《會計監督檢查操作指引》,明確監督檢查的內容和工作流程,有力提升了會計監督檢查工作質量。依法依規開展行政執法證換發工作,對全局行政執法人員進行資格清理。充分發揮法制審核作用,堅決做到依法行政、依法辦事。
(二)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一是公布《重慶市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和《重慶市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取消首次申領身份證工本費,免征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基礎設施配套費,人防費,降低不動產登記費、工程建設招標投標交易服務費收費標準,擴大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免征范圍,降低征收上限,因疫情影響減免國有資產租金,累計為企業及個人減負約800萬元。二是加強政府采購全流程監管,嚴格落實政府招標公告、資格預審公告、競爭性談判公告、競爭性磋商公告、詢價公告、單一來源公告、采購信息更正公告、中標成交公告等與政府采購相關的信息的公開公示。三是強化開標評標、異議處理、質疑投訴、合同簽訂等環節監督管理,保障參與供應商的合法權益。
(三)依法推動“放管服”改革
一是推進財政電子票據管理暨非稅收入收繳電子化改革,全區362家用票單位完成財政電子票據改革,財政票據“紙質”變“電子”實現全區全覆蓋,使用單位票據購買成本直接降為零,同步推進公共繳費平臺,繳費人足不出戶就能完成繳費并獲得票據。完成非稅收繳電子化全國統一標準的建立,實現了繳款人在全國范圍內的繳款自由。二是按《代理記賬管理辦法》財政部第80號令的要求,做好信息報備,承諾審批時限在法定時限基礎上,縮短時限二分之一,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三是嚴格執行“證照分離”制度。會計代理記賬行政許可實行“渝快辦”網上辦理,不需要現場提供任何資料,壓縮辦理時間。
(四)積極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一是聚焦“關鍵少數”,建立了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法制度,把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納入局黨組重點學習內容,每年專題研究法治建設重大問題2次以上。二是強化法制宣傳,通過區財政局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宣傳,提升干部法治意識,提高法律素養,牢固樹立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的觀念。三是加強法治培訓,利用年度預決算會、專題培訓會、財政論壇等多種形式對《預算法》《會計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規進行宣傳學習。征訂《財政普法讀本》《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讀本)》《重慶市重點普及法律知識問答》《法制日報》《預算法》《政府采購法》等書籍,做到人手一冊,鼓勵職工自學。
二、存在的問題
(一)法治思維水平需進一步提升。于法有據、用法辦事、依法理財是對財政干部的基本要求,但個別同志仍然存在重實用主義、輕程序正義的慣性思維,法治思維水平還有待提升。
(二)財政普法工作需進一步加強。財政普法工作具有系統性和全局性,需要各科室(中心)共同發力、打好配合。當前,普法工作在形成有效合力方面還有待加強。
(三)法治人才需進一步充實。因財政工作專業性強,我局干部隊伍主要以財會、金融等專業為主,法律專業人才相對較少,對法制審核難以做到專業化,對實際工作開展帶來影響。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聚焦依法理財,抓好法治財政建設。堅持問題導向,科學系統部署我局法治建設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預算法》、《預算法實施條例》等財經法律法規,強化財經紀律,做好依法理財,建好法治財政。
(二)聚焦法制審核,增強依法行政能力。進一步強化法制審核作用,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規范行政執法行為,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做好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核,提升行政行為的科學性、合法性、合理性。
(三)聚焦普法宣教,提高法治意識水平。貫徹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推動財政法治宣傳教育系統化、規范化。加強法治宣傳陣地建設,營造良好法治文化氛圍,增強財政法治宣傳效果。
?
?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地方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區縣政府網站
其他網站
關注公眾號
江津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