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08-13 10:15:46 大 中 小
產才融合雙向奔赴!高層次人才結緣重慶樞紐港產業園
重慶萬虎機電有限責任公司開展技術攻關,將制動減速度提高27%,有效解決三輪摩托車制動疲軟問題;重慶帥邦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磨床高速精密定位技術和磨床多軸運動控制系統,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在重慶樞紐港產業園一件件“大國重器”誕生的過程中,都有著“科技副總”的影子。
“過去,很多企業存在高端人才緊缺、研發動力不足、生產成本較高等問題。2022年,江津區創新實施‘科技副總’進企業專項人才項目,選聘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的高層次人才擔任區內企業‘科技副總’,打破產才融合壁壘。”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人才自身專業優勢及企業實際需求,江津區“科技副總”可細分為“技術副總”“金融副總”和“管理副總”。
自該政策實施以來,重慶樞紐港產業園已協助三峽電纜、昌明摩托、九能控股等10余家企業申報簽約區級“科技副總”。
隨著陸續引入高端化、專業化、年輕化的“科技副總”,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和人才隊伍素質大幅提升,不斷推動產業升級發展。截至目前,園區共有65個創新平臺,包含1個國家級創新平臺、42個市級創新平臺、22個區級技術中心。
在以人才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中,校地合作也是一大亮點。近年來,園區積極與高校開展合作,如與四川外國語大學共建“四川外國語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學生實習實訓基地”,與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13所高校簽署《西部陸海新通道(江津)開放型人才培養合作協議》等,攜手打造人才發展平臺,滿足園區在建強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主樞紐中對應用型、復合型非通用語種人才以及國際物流、跨境商貿等緊缺人才的需求。
“今年2月中旬,第三批清華大學研究生到園區開展為期3天的寒假社會實踐;7月初,北京大學14名學子到園區開展為期三天的暑期社會實踐,同時經江津區與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友好協商,在園區設立北京大學思想政治實踐課教育基地。”重慶樞紐港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引進來,園區在走出去方面也不遺余力,今年以來組織偉星新材、沃亞機械等企業參與昆明理工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招聘活動,引進中高端人才170余人。
據了解,重慶樞紐港產業園一方面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提升醫院、商超、城市公園等城市基礎配套,另一方面積極推進“津鷹計劃”高層次人才申報、頂尖人才(團隊)補助、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計劃等工作,堅持以事業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今年1至7月,園區人才凈增量達384人。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地方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區縣政府網站
其他網站
關注公眾號
江津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