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10-22 18:22:08 大 中 小
?
同心攜手聚合力,共話新優質發展。為充分發揮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示范引領作用,凝聚跨區域協作力量,加快新優質學校創建步伐,10月21日至22日,2025年“新優質學校高質量發展”跨區域協作共同體活動在江津舉行。
10月21日,共同體會議成功召開。會議以“立足區域特點,加快新優質學校創建”為主題,來自上海、福建、貴州、江蘇、寧夏、重慶等地的教育專家、教育局領導及項目校校長代表齊聚一堂,共探基礎教育擴優提質之道。
在10月22日的考察活動中,參會人員對江津學校“內生發展、特色鮮明”的新優質建設樣態給予高度評價。“江津學校將本土文化與育人實踐深度融合的做法,為全國鄉村新優質學校建設提供了可復制的‘縣域樣本’。”上海市新優質學校研究所所長湯林春表示。
?
理念共享 經驗互鑒 資源互通
搭建新優質學校建設長效合作平臺
“江津將持續用好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成果‘新優質學校課程教學變革及支持系統’,與各地同仁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新優質學校建設的江津路徑。”開幕式上,江津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委主任曾祥敏表示。
近年來,江津教育在現代教育體系構建、資源富集、師資建設、成果創新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連續兩次入選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示范區,“一校一策的鄉村學校課程實施”等案例獲教育部肯定。目前,江津區共有21所新優質項目學校,正著力構建“10+11+N”發展共同體,新優質學校建設邁入“集群發展、梯次推進”的新階段。
在經驗分享環節,江津區教委副主任劉祥分享了江津區在“15811”教育強區體系架構下,鄉村學校提質、城區學校增效的新優質學校建設經驗;上海市教委基教處處長郭金華在《共筑新優質:跨區域協作,引領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發言中,解讀了上海新優質學校的理念傳承與創新,并強調了跨區域共同體在經驗互鑒與資源共享中的關鍵作用。
在主旨報告環節,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教育學會會長、上海市教委原主任尹后慶作《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學校的價值追求與現實關照》主題發言。他從教育本原出發,深刻闡釋了新優質學校“育人為本、遵循規律”的核心要義,呼吁學校聚焦學生全面發展與素養培育,在課程、課堂、評價等關鍵環節持續深化改革。
碰撞思想、分享經驗、凝聚共識。參會代表紛紛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新起點,深化跨區域協同創新,為構建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注入強勁動能。
?
錨定本原 創新路徑 示范引領
為新優質學校建設貢獻“江津智慧”
新優質學校建設,不是簡單移植,而是本土化創新;不是單點突破,而是系統變革。
江津錨定“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目標,以應用國家級教學成果“‘新優質學校’課程教學變革及支持系統”為契機,立足區域教育實際,走出了一條“理念重構、路徑創新、成效彰顯”的新優質學校建設之路。
經過近幾年的實踐,上海新優質教育成果在江津實現了深度轉化、創新突破,形成了學生受益、教師成長、學校提質、百姓滿意的良好發展態勢。目前,項目組已出版2本專著,發表相關學術論文10余篇,在全國、重慶市學術會議上交流近百場次;4所項目校被遴選為江津區“課程領導力”示范校,2所學校獲評“重慶市基礎教育校本教研示范校”,1所學校獲評“重慶市精品課程基地學校”,“魚躍龍門”“幸福教育”等區域教育特色品牌熠熠生輝。
未來,江津區將始終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深入推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讓每一所學校都成為有溫度、有質量、有特色的新優質學校,為建設教育強國、教育強市作出更大貢獻。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地方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區縣政府網站
其他網站
關注公眾號
江津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