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09-30 17:13:57 大 中 小
9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副部長李忠、顏清輝介紹“十四五”時期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高質量發展成就,并答記者問。
第一財經記者:
就業一直是社會公眾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請問人社部采取了哪些舉措促進就業?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 王曉萍: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十四五”時期是就業事業快速發展的時期,也是就業困難挑戰比較大的時期。穩增長、穩就業的壓力始終存在,結構性就業矛盾不斷凸顯。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別是去年5月27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并發表重要講話,為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專門印發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意見,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牢固樹立大就業觀,凝聚促就業合力,有力支撐了就業局勢的總體穩定,在14億人口的大國實現了比較充分的就業。
?
一是堅持就業優先理念,完善了就業優先政策體系。各級政府把穩就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作為宏觀調控優先目標,納入民生實事重要內容,“管產業就要管就業、促消費就要促就業、上項目就要擴就業”的意識不斷增強。就業優先政策體系不斷充實,形成了財政激勵、稅費減免、金融支持的系統性政策框架,構建了社保費階段性減免、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就業創業補貼等全鏈條支持體系,政策工具更足、針對性更強。“十四五”時期,年均創業擔保貸款余額3000億元,年均支出就業補助資金超1000億元。
?
二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了新的就業增長點。“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經濟發展蛋糕做大做強,為穩就業奠定了基礎。我們持續提高經濟發展帶動就業的能力,先后實施先進制造業促就業行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就業揚帆計劃、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等一系列舉措,助力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創造了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
?
三是注重精準施策分類幫扶,穩定了重點群體就業基本盤。“十四五”期間,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加,2022年起每年超千萬,這是寶貴的人才資源,也是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國務院每年專門開會部署,我們會同有關部門連續出臺政策文件,堅持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方向,完善就業政策體系,拓寬就業渠道,穩定青年就業局勢。同時,對以務工為主要收入的近3億農民工,我們堅持外出務工和就近就業雙向發力,深化東西部勞務協作,加大勞務品牌培育,農民工就業增收之路越走越寬,脫貧人口務工規模保持在3000萬以上,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出了積極貢獻。
?
四是強化全方位就業服務,提升了人力資源的匹配效率。我們健全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服務網絡,建成近9000家零工市場,推動服務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推行數字賦能服務模式,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就業信息資源庫和就業公共服務平臺,持續開展“10+N”就業服務活動,每年為企業和勞動者提供就業服務近億次。注重發揮市場作用,多措并舉推進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幫助勞動者更好找工作、企業更方便招工。
?
五是優化創業政策環境,厚植了創新創業潛力。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堅持分類推進,注重“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創業孵化、創業活動”四創聯動,推廣“科技成果+創業”“產業發展+創業”“職業技能+創業”“民生需求+創業”模式,形成各美其美的生動創業局面。堅持協同發力,推行“個人創業一件事”,開展“源來好創業”資源對接,舉辦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十四五”時期年均新增經營主體超1000萬。明天,我們將會同港澳辦,在佛山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大賽,希望大家積極關注。
?
下一步,我們將錨定高質量充分就業目標,加強規劃引領,完善就業政策,強化服務培訓,注重權益保障,全力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地方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區縣政府網站
其他網站
關注公眾號
江津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