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1-03-10 14:55:00 大 中 小
????2020年,江津區司法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司法局的精心指導下,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中央、市委、區委決策部署,牢牢把握依法治區主向、安全穩定主線、司法為民主業,守正創新,積極主動作為,認真完成《重慶市江津區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16—2020年)》《2020年全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規定的任務,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一、主要工作舉措和成效
(一)全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2020年江津區司法局黨組按照以黨建帶隊建、黨建與司法行政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發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局黨組會、黨員大會、機關干職工大會等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黨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局黨組書記、局長嚴格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堅持對法治政府建設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帶頭抓好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推動制定出臺《創建市級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實施方案》,組織召開動員部署會、培訓會,聘請專家團隊進行專業指導,對標對表《市縣法治政府建設示范指標體系》100項指標補齊短板,以創促建、以創促改,推進全區法治政府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
(二)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起草印發《江津區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清理不符合《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現行規定。加強基層法律服務、律師、公證行業建設,大力推動法律服務行業走職業化道路,大力開展“品牌律師事務所”創建活動。持續強化涉外法律服務建設,積極籌建“江津區涉外法律服務團隊”,為外向型經濟提供法律保障。制定實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法律服務中小微企業十條舉措》,設立江津綜合保稅區、西部食谷法律服務室,為民營企業提供優質高效法律服務。充分發揮律師職能作用,組建律師巡回“法治體檢”團、公職律師“法治體檢”團和重大疑難涉企案件律師會診團,服務民營企業220家,出具法律建議83條,為民營企業疫情防控和有序復工復產提供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
(三)加強規范性文件管理。全面貫徹落實《重慶市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辦法》(重慶市人民政府令第 329 號)和《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全面推行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制的通知》(江津府辦〔2019〕88號)規定,局辦公室對擬出臺文件進行合法性審核,同時加強已出臺文件清理,從源頭上防止出現違法文件,確保依法行政。統籌全區規范性文件管理。開展野生動物保護領域、交通和衛生健康領域等重點領域專項清理5次,核查文件1800件,經區政府同意修改和廢止規范性文件75件;開展合法性審核130件次,向市政府、區人大常委會報送備案區政府規范性文件25件,對部門向區政府報送備案的3件規范性文件進行審查;組織開展全區規范性文件制定主體清理,編制主體清單,并組織全員開展專題培訓,印制《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工作手冊》。
(四)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組織領導班子認真學習《重慶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以學促用,認真履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充分聽取社會公眾意見,并及時反饋意見采納情況和理由。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在依法決策、依法辦事中的作用。認真落實法律顧問制度,與公職律師羅平萍、郭方興簽訂法律顧問合同,作出重大行政決策、簽訂協議充分聽取法律顧問意見。嚴格執行集體討論決定程序,重要決定及重大開支堅持集體討論決定,局長堅持末位表態發言,在集體討論的基礎上作出決定。
(五)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在全市率先推進鎮街綜合執法規范化建設。梳理鎮街執法事項并進行動態調整,編制《行政處罰工作手冊》,參與編寫《重慶市鄉鎮(街道)行政執法程序及執法文書模板(試行)》和《重慶市鄉鎮(街道)行政執法問題解答》,統一鎮街執法文書。強化行政執法監督。聘請第三方機構對全區123件行政執法案卷進行評查,以評促改,推動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落實到位。加強行政執法人員監督和管理。堅持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開通行政執法網上培訓。今年以來,共培訓執法人員1500余人次,新辦重慶市行政執法證件454個,注銷820個。深入法律服務機構,扎實開展法律服務行業隊伍教育整頓、法律服務市場專項整治等活動,嚴格規范行業行為。
(六)加大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力度。編制《江津區普法責任清單》,進一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建成江津區民法典主題宣傳館、香樟十里法治宣傳長廊,采購60臺法治融屏(智能電視)替代傳統靜態法治宣傳專欄,集中采購法治圖書2380冊充實村(社區)法治圖書角,開展法制院壩會、普法宣傳活動等形式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在全市首推“行政執法過程中精準普法”工作,制定出臺《江津區行政執法過程中精準普法的工作指引》,為全區行政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提供了“精準導航”和“實戰手冊”。加強法治鄉村建設,鄉村憲法宣傳工作被市委辦公廳《每日要情(國家憲法日特刊)》刊載,并在全市推廣。持續開展“三治結合”民主法治村(社區)建設行動,新增86個達標村(社區),累計達標率53%。創新開設“普法云課堂”,培養農村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帶頭人3200余人次。成功與瀘州市、郫都區和合江縣司法局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法律服務、社會治理等5大領域全面加強合作配合。持續推進法律援助品牌建設,法律援助中心榮獲2020年全國“敬老文明號”稱號,全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237件,為受援人挽回經濟損失或取得利益3236.7萬元。法律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完成三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室)141個建設、提標升級任務。進一步強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持續推進大調解體系建設。建立首個川渝地區聯合調解室,調處矛盾糾紛11件。創新成立正道物業糾紛調解中心和優撫對象矛盾糾紛調解委員會。成立矛盾糾紛化解尖刀連和江津區調解專家庫,全年調解各類矛盾糾紛8370件,成功率達98.9%。強化重點人員管理不手軟,在重要、敏感時間節點,“兩類人員”全部管控到位,未發生負面影響事件。推進行政復議規范化、信息化、專業化建設。打造高標準行政復議聽證室,網上辦案率達100%,探索構建復調對接,通過調解方式審結復議案件10件。
(七)注重提升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堅持把行政機關領導干部帶頭學法、模范守法作為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的關鍵環節來抓。提請區政府常務會專題學習《民法典》《著作權法》等法律法規,邀請西南政法大學汪青松教授為全區200余名主要領導干部專題宣講民法典。組織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線上旁聽行政訴訟案件庭審213人。加強對領導干部的法治能力考查測試。組織73名新提任領導干部、136名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開展法治理論知識現場考試,19303名國家工作人員參加網考。局領導干部堅持帶頭學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司法行政各項工作穩步向前。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習近平法治思想和《民法典》的學習宣傳貫徹工作還需進一步加強;二是行政執法監管還需進一步規范;三是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離群眾期盼還有一定差距;四是矛盾糾紛化解力度還需加強。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領會其中蘊含的法治精神、法治部署、法治要求,始終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法治政府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厲行法治,科學編制“十四五”時期法治江津、法治社會、法治政府建設相關規劃(方案),全力爭創市級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重點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進一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一是健全重大行政決策機制。進一步完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制度,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進一步提高行政決策質量,提升行政決策公信力和執行力。
二是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加強行政執法指導和監督,督促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改進和創新執法方式,進一步規范鎮街綜合行政執法。
三是繼續抓好普法宣傳??茖W謀劃“八五”普法規劃,抓好習近平法治思想和《民法典》的學習宣傳貫徹工作。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全面開展國家機關精準普法。統籌推進基層依法治理,年底前全區70%以上村(社區)達到市級“三治”建設標準。
四是繼續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持續推進人民調解組織規范化建設,推動建立行政調解工作體制。繼續引進高端復合型律師人才,加大法律服務隊伍專業化培訓力度。進一步拓寬法律援助便民渠道和服務領域,簡化審查程序,提升重點群體、重點領域法律援助力度。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地方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區縣政府網站
其他網站
關注公眾號
江津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