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10-17 10:42:42 大 中 小
金秋十月,重慶樞紐港產業園發展脈搏強勁躍動。生產車間內,機械臂精準舞動;實驗室里,技術人員專注攻關;項目工地上,塔吊林立勾勒出發展天際線……
今年以來,重慶樞紐港產業園緊扣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發展主線,以“?科技藍”?的硬核突破、“?生態綠”?的智造轉型與“?民生紅”?的科技溫度,正共同繪就高質量發展的多彩畫卷。
重慶樞紐港產業園
數據見證實力。2025年,園區2家企業獲得重慶市科技進步獎,新增2家市級智能工廠、3家市級綠色工廠、3家民營企業100強、1家制造業單項冠軍;1至8月,園區規上企業研發投入超5億元,同比增長超13%。目前,園區已有高新技術企業153家、科技型企業649家、創新型中小企業64家,培育出96家專精特新企業和68個創新平臺。
?科技藍
鍛造硬核科技的創新樣本
實驗場地上,高溫火焰肆虐,電池包結構卻穩如磐石,沒有出現起火或爆炸的情況……這是重慶盛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今科技”)宣傳視頻中的一段畫面。
玄武巖纖維復合氈應用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熱防護效果圖
“公司研發生產的玄武巖纖維復合隔熱墊等熱防護材料,應用到新能源汽車電池中,就像給電池穿上了‘防火鎧甲’,具有卓越的防火隔熱性能。”盛今科技相關負責人自豪地說,盛今科技作為全球少數在玄武巖纖維領域擁有完全自主產權的企業之一,所研發的玄武巖纖維復合氈可耐受1200攝氏度高溫,在特種設備熱端防護和新能源汽車電池熱管理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重慶盛今科技有限公司纖維生產線
盛今科技的故事并非孤例。金凱特鋼自主研發的“17CrNiMo6合金結構鋼”,已成為風電設備、機械儲能、軍工艦船的核心材料;東科模具研制的“大型一體化結構件7000t前機艙壓鑄模具”能省去大量沖壓模具和繁瑣的裝配工序,尤其適合快速迭代的新能源車型生產……
大型一體化結構件7000T前機艙壓鑄模具
今年以來,園區在第三批高新技術企業申報中,已引導17家企業提交材料,已協助企業完成技術合同登記21份,金額達1.215億元。如今,園區創新“苗圃”里,以技術創新鍛造“硬核科技”的企業生機勃勃。
?生態綠
書寫雙碳賽道的智造解法
走進重慶華新地維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新地維”)的中央控制室,巨大的電子屏上跳動著實時數據。這里的水泥熟料生產線正在演繹“魔法”——通過智能系統精準配比替代燃料,產線化石能源消耗無限趨近于零。
重慶華新地維水泥有限公司
“就像給傳統產業裝上‘智慧大腦’,這套水洗提鹽生產系統每年可減少固廢排放上萬噸。”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華新地維承擔著第二批全國建材行業重大科技攻關“揭榜掛帥”項目——水泥熟料生產“零化石能源”消耗關鍵技術與應用的替代燃料技術研發應用和驗證工作。水洗提鹽生產線正是該項目的重要配套,通過配套華新自主研發建設智能生產系統和智能監控等系統,達到穩定的氯化鉀的生產能力,是確保水泥產品質量合規達標的核心舉措。
像華新地維的綠色創新實踐,園區已經遍地開花。例如,九能控股正開展海上風力變壓器的研發,助力綠色能源發展;沃亞機械專注于工業領域大型離心通風機高效研究,其為企業研發改造的風機系統,每年節省電量超百萬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超千噸……
沃亞機械為巴基斯坦楓葉水泥集團提供的球磨系統風機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園區內越來越多的企業正通過技術創新重塑生產方式,將綠色理念融入創新基因。據統計,目前園區已有4家國家級綠色工廠、6家市級綠色工廠和1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
?民生紅
點亮美好生活的科技溫度
“嘀……”隨著警報響起,重慶君道消防安全技術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君道消防”)今年自主研發的廚房設備滅火裝置在0.3秒內完成火情判斷,30秒實現滅火、斷氣、降溫全流程。
道消防自主研發的廚房設備滅火裝置
“這套系統能對廚房設備進行24小時監控,自動識別火情、切斷氣源、精準滅火,今年已接到50萬元訂單。”企業負責人演示著裝置如何30秒內撲滅油鍋火災,目前,這款通過國家固定滅火系統和耐火構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CNCF)檢測,并符合公共安全行業標準XF498-2012《廚房設備滅火裝置》要求的產品,深受用戶好評。
這種“消防衛士”只是園區民生科技的一個縮影。從偉星新材“阻燃電工套管”守護用電安全,到順美吉醫療“電動護理床”托起“銀發”尊嚴,從杜拉維特的“抗菌智能馬桶”守護健康生活到樂行創新的“獨輪車”暢享自由出行……這些?帶著民生溫度的“創新紅”正悄然改變著民眾日常生活,體現著“科技為民”的創新初心。
站在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交匯點,重慶樞紐港產業園科技“三原色”交織出的創新光譜,讓更多“從0到1”的突破正在孕育,更多“從1到N”的轉化正在發生,共同繪就一幅出產業發展的壯美畫卷。
?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地方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區縣政府網站
其他網站
關注公眾號
江津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