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引號 ] | 11500381009320238D/2023-00110 | [ 發文字號 ] | 津政務發〔2023〕10號 |
| [ 主題分類 ] | 行政事務 | [ 體裁分類 ] | 其他公文 |
| [ 發布機構 ] | 江津區人民政府 | [ 有效性 ] | 有效 |
| [ 成文日期 ] | 2023-06-27 | [ 發布日期 ] | 2023-06-27 |
發布日期: 2023-06-27 11:56:13
各科室:
《2023年江津區政務服務工作要點》已經區政府同意,并印發給各單位,現結合我單位工作實際,將涉及我單位的工作任務細分到各科室,請各科室按照職責分工,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分管領導要堅持立足本職,切實抓好分管各項工作,按照任務分工,細化時間節點,將各項工作落實到具體的人員,確保每項工作都有人牽頭負責,每個環節都有人具體落實,有序高效完成各項任務。
二、抓好貫徹落實。各承辦科室要認真對照任務分工,逐條梳理,明確完成時限,逐項推動落實。科室之間要加強溝通協調,密切協作配合,切實提高工作效能。
三、強化宣傳引導。各科室在推動具體工作中,要善于總結提煉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并充分利用各大媒體,加強對工作中的典型、亮點進行宣傳推廣,營造濃厚氛圍。
?
?
重慶市江津區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
2023年6月27日???????
(此件公開發布)
2023年江津區政務服務工作要點任務分工
|
序號 |
工作任務 |
分管領導 |
承辦科室 |
完成時限 |
備注 | ||
|
1 |
推進“渝快辦”數字賦能 |
深化“渝快辦”平臺運用 |
持續強化“渝快辦”服務方式,拓展應用場景,不斷提升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水平。推進部門業務系統與“渝快辦”平臺全事項全用戶深度對接融合。 |
彭章平 |
電子監察科 |
持續推進 |
|
|
2 |
構建完善“全渝通辦”支撐系統,建設在線咨詢智能導辦客服體系,升級“政務服務地圖”應用,提升“數字適老適殘”無障礙服務。 |
彭章平 |
公共服務科 |
已完成 |
|||
|
3 |
推進辦事材料電子化 |
擴大電子簽名、印章及存證服務應用,加快電子證照互通互認。將政務服務資源統一接入“渝快辦”平臺江津區小程序。 |
彭章平 |
電子監察科 |
持續推進 |
||
|
4 |
推進“渝快碼”推廣應用。 |
劉? 靜 |
電子政務服務中心 |
持續推進 |
|||
|
5 |
拓展數字化應用場景 |
推進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辦”改革 |
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制定“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工作方案,實現從企業開辦到退出、新生兒出生到公民身后等50項以上“一件事”網上辦理,加快建設企業和群眾全生命周期數字檔案。推進江津特色“一件事”套餐,實現扶殘助困、軍人退役2個區級“一件事”落地落實。建立“一件事一次辦”服務規范。 |
彭章平 |
電子監察科 |
持續推進 |
|
|
6 |
推進“川渝通辦”同城化便民服務改革 |
通過“渝快辦”“天府通辦”等平臺拓展應用場景,推動高頻電子證照亮證互認。 |
彭章平 涂福梅 |
電子監察科 委托代辦科 |
持續推進 |
||
|
7 |
推動“渝快碼”在區圖書館進館、醫療機構就醫等場景一碼通行、掃碼互認。 |
劉? 靜 |
電子政務服務中心 |
持續推進 |
|||
|
8 |
深化“一窗綜辦”改革 |
完善深化“一窗綜辦”改革方案。 |
彭章平 涂福梅 |
電子監察科 審批協調推進科 |
持續推進 |
||
|
9 |
編制政務服務綜合窗口服務規范。 |
李衛華 |
政務督導科 |
已完成 |
|||
|
10 |
全面建立政府供給側由“單一窗口”向“全科窗口”轉變、群眾需求側由“找部門”向“找政府”轉變的政務服務機制,系統性重構線上線下融合的“一站式”全方位服務體系。 |
彭章平 |
電子監察科 |
持續推進 |
|||
|
11 |
提升智慧化精準化個性化服務水平 |
整合“營商江津”與“津心服”平臺功能,實現政策服務“精準直達”“免申即享”全覆蓋。對政務數據進行分析挖掘,為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
涂福梅 |
政務服務管理科 |
持續推進 |
||
|
12 |
提升便捷服務能力 |
高頻事項網上辦 |
全面梳理“讓群眾提一摞材料跑來跑去”的問題癥結,提出化解措施。新增一批“掃碼辦”“免證辦”“零材料”事項。推動高頻證明材料在線申請、電子化出具,簡易查詢事項立等可取。實現標準清單接入率95%以上,推動不動產、公積金、疫情防控、人才碼等便民高頻應用,高效接入“渝快辦”APP江津旗艦店。 |
彭章平 |
電子監察科 |
持續推進 |
|
|
13 |
線下事項一次辦 |
除法律法規特別規定外,行政許可事項全面實現“最多跑一次”。 |
彭章平 |
電子監察科 |
持續推進 |
||
|
14 |
推進企業事項向區政務服務中心集中。 |
涂福梅 |
審批協調推進科 |
與重慶同步推進 |
|||
|
15 |
個人事項向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集中,更多公共服務事項向村(社區)延伸 |
彭章平 |
公共服務科 |
與重慶同步推進 |
|||
|
16 |
完善容缺受理服務機制,依法依規編制和公布可容缺受理的事項清單。 |
涂福梅 |
審批協調推進科 |
與重慶同步推進 |
|||
|
17 |
充分授權“首席事務代表”,推動更多事項當場辦理、即時辦結。 |
涂福梅 |
審批協調推進科 |
已完成 |
|||
|
18 |
完善辦前輔導、幫辦代辦、延時預約服務等工作機制。 |
涂福梅 |
委托代辦科 |
持續推進 |
|||
|
19 |
特殊群體上門辦 |
建立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群體服務臺賬,推行“網格化+政務服務”模式,主動發現需求和上門服務,探索運用大數據、智能化等技術手段實現“免申即享”,讓行動不便的群眾“一次也不跑”。 |
彭章平 |
公共服務科 |
持續推進 |
||
|
20 |
告知承諾省心辦 |
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建立在線核查體系,持續擴大“無證明城市建設”成果,讓更多材料“自動填”。 |
涂福梅 |
審批協調推進科 |
已完成 |
||
|
21 |
涉企服務幫代辦 |
持續鞏固“千人服千企”等活動。設置線下惠企政策統一咨詢和集中兌現綜合窗口。推進線下大廳幫代辦專區建設,梳理優化大廳幫代辦服務事項目錄清單,推動幫代辦多元化服務,打響江津“店小二”幫代辦服務品牌。 |
涂福梅 |
政務服務管理科 委托代辦科 |
持續推進 |
||
|
22 |
跨域服務就近辦 |
全面落實 1500 項政務服務“全渝通辦”。深化“川渝通辦”,推動公共服務政策標準統一。持續推進西南五省“跨省通辦”。 |
涂福梅 |
委托代辦科 |
持續推進 |
||
|
23 |
推進重點領域改革 |
投資和工程建設領域 |
建設水電氣訊等市政公用服務“一站式”聯合報裝平臺。 |
涂福梅 彭章平 |
政務服務管理科 電子監察科 |
已完成 |
|
|
24 |
商事登記領域 |
拓展“政銀郵服務站”布點,形成“1(政務服務中心)+3(幾江、雙福、珞璜便民服務中心)+N(銀行網點)”格局。 |
涂福梅 彭章平 |
委托代辦科 公共服務科 |
持續推進 |
||
|
25 |
科技教育和人力社保領域 |
探索推行行政辦事員職業化。 |
李衛華 |
政務督導科 |
持續推進 |
||
|
26 |
加強審管銜接協同 |
發布行政許可事項清單(2023 版)。 |
涂福梅 |
審批協調推進科 |
與重慶同步推進 |
||
|
27 |
夯實政務服務基礎體系 |
拓展服務范圍 |
加強三級“幫代辦”服務體系建設。 |
彭章平 |
公共服務科 |
持續推進 |
|
|
28 |
落實政務服務中心集中進駐事項負面清單制度,全面規范“應進必進”。 |
涂福梅 |
審批協調推進科 |
已完成 |
|||
|
29 |
推動“渝快辦”平臺服務場景從行政審批向公共服務、便民服務延伸。 |
彭章平 |
電子監察科 |
持續推進 |
|||
|
30 |
推進黨務、政務、商務、便民服務等集成創新,拓展政務服務中心綜合服務覆蓋面。 |
彭章平 涂福梅 |
電子監察科 政務服務管理科 公共服務科 |
持續推進 |
|||
|
31 |
優化整合公安、稅務、不動產、公積金、社保、醫保、水電氣訊、銀行等自助服務功能,推動更多集成式自助服務終端向鎮、村(社區)、園區、商場、樓宇和郵政、銀行網點等場所延伸,打造“半小時政務服務圈”。 |
涂福梅 彭章平 |
委托代辦科 公共服務科 |
持續推進 |
|||
|
32 |
統一服務標準 |
推進政務服務事項顆粒化梳理。統籌編制和修訂辦事指南,全面實現“同事同標”。逐項檢視辦事指南、審核要點準確性和易讀性,建立“大家來找茬”查錯糾錯機制。 |
彭章平 |
電子監察科 |
持續推進 |
||
|
33 |
重塑服務流程 |
推廣“一件事”集成服務、并聯辦理、告知承諾、容缺受理、免打擾勘驗(核驗)等便捷服務方式。依法規范和簡化中介服務、證明事項。 |
彭章平 |
電子監察科 |
持續推進 |
||
|
34 |
提升政務服務“好差評”滿意率。 |
李衛華 彭章平 |
效能監察科 電子監察科 |
持續推進 |
|||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地方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區縣政府網站
其他網站
關注公眾號
江津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