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政府
www.subhealth.cc
????文明創建,改變的不僅是城市的外部形態,更提升了城市的氣質。善與美,已經悄悄滲進江津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一座城市昂揚前行,離不開強大的精神支撐;一座城市生生不息,離不開豐潤的文明滋養。
????在這一理念的引領下,江津區干部群眾攜手同行,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征程上不懈努力,共赴“文明之約”——2017年12月,江津提出爭創全國文明城區的戰略目標,啟動創建工作;2021年1月,江津獲得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區提名城區資格;2021年4月,江津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誓師大會召開,全民動員、全員參與,抱定“首創必成”的決心,掀起了創建新高潮。
????多年來,江津的奮斗與追求始終不變——認真落實黨中央和市委部署,突出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創建內涵,用精神與道德的力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升市民素質、深化城市文明。而今,文明已經成為江津這座城市的靚麗底色,150萬帥鄉兒女的生活因文明而更加美好。
全面統籌? 上下同心共創建
全國文明城區是中國含金量最高、影響力最大、最具價值的城市品牌。然而,城市文明的涵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長效機制和有效舉措來保駕護航。江津區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納入了全區“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同謀劃、同部署、同實施。
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體系。組建指揮部,成立了以區委書記、區長為雙組長,區委副書記牽頭,10名區領導任副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調度部署創建各項工作。明確目標責任,印發《江津區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工作實施方案》,細化創建責任,形成“時間表”“路線圖”。健全考核機制,出臺《江津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工作考核測評辦法》,嚴格落實“紅灰旗”獎懲制度,并把創建工作納入全區年度綜合考核的重要內容,形成鮮明導向。
在創建與鞏固同步走策略下,江津建立起“五長共管”制度,以實現重難點問題“板塊管理、網格響應、現場處置”。印發《創建全國文明城區“五長共管”行動機制的通知》,構建起由區四大家主要領導擔任“督查長”,區創文指揮部指揮長、副指揮長擔任“片區長”,區政府分管區領導擔任“專項長”,各屬事屬地單位主要負責人擔任“場所長”,各點位主要負責人擔任“點位長”的創建領導格局,有效發揮以上率下、串聯全域的聚合作用,推動各場所長、點位長落實點位達標責任。今年以來,江津區委、區政府組織召開各級各類動員會、推進會、現場辦公會等各類專題會35次,強化了跟蹤推進和過程調度。
江津區還積極發揮網格管理作用,將社區黨組織、網格員、樓棟長、單元長、保潔員等力量精準分布至網格,推動“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解決問題”,做到創建“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實”,不留盲區死角。
全域創建? 為民惠民是初心
創建文明城市,不僅僅是為了“榮譽”,更重要的是讓百姓在創建過程中得到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切實解決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
江津將創建工作的各個環節滲透到城市建設發展的方方面面,嚴格對標對表指標體系,整合各方資源,加大投入力度,在基礎設施建設、農貿市場改造、廁所改造、背街小巷改造、老舊小區提升、文化環境建設等方面不斷改善,以創建提升城市之形、塑造城市之魂、培育城市之德。
連日來,鼎山街道先鋒連接線和寶鼎路沿線停車劃線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400余個停車位在熱熔車推劃下呈現雛形。據了解,今年以來,針對“停車難”及停車亂象問題,區創文辦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協調有關部門加大力度查漏補缺。截至目前,已重新施劃建成區車位標線(含非機動車位標線)6120米,設置無障礙車位320個。在幾江半島新增限時停車位1500個,出租車臨時站點12個,公交車站點20個。
針對城區空中線纜亂拉亂掛問題,區創文辦召集區發展改革委、區經濟信息委等多家單位積極展開行動,對未埋地等較為突出的亂象進行摸排登記,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專項整治。
為全面提升全區公交車、出租車從業人員文明素質和服務質量,連日來,區交通局通過宣傳、教育、明查、暗訪等方式對公交、出租行業不文明駕駛行為開展整治行動,并對全區1500余名公交、出租車駕駛員開展文明服務規范教育培訓。
狠抓燈飾建設,實現城鎮照明體系上檔提質。持續深入對東部新城、老城區、背街小巷、先鋒連接線、濱江新城、支坪防洪堤等多個維護責任片區進行管理,確保建成道路裝燈率100%,城區照明設施亮燈率99%、設施完好率98%。
創建帶來了更優質的公共服務。前不久,江津區濱江商務大廈(新政務大廳)主體工程已完工,即將投用。目前,全區共有區級部門零星分散的辦事大廳11個,而新政務大廳建成投用后將實現“進一道門,辦所有事”,切實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在政務大廳與部門之間“來回跑”的問題。
????這些發生在身邊的每一處變化,都在訴說著文明創建為城市帶來的新內涵。
全民創建? 價值引領育新人
一座城市的文明,歸根結底在于每個人的文明。江津區把文明創建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結合,在區級媒體開設“不文明行為曝光臺”,搭建為民辦實事平臺,暢通市民投訴渠道,切實為群眾解決困難問題——收集不文明行為問題504個,辦結491個,辦結率達97.42%,群眾滿意度達到99.5%。
高質量的城市離不開高素質的市民。一直以來,江津大力培育文明細胞,不斷深化城市榮譽體系建設,通過健全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先進模范推選、幫扶、禮遇、管理制度,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典型評比,讓“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有好報”價值導向在全社會得到傳揚,激發更多人的善行義舉。截至目前,全區已有4人獲評全國道德模范,6人獲評中國好人,6個全國文明單位,4個全國文明村鎮,1個全國文明校園,79個市級文明單位,11人獲評市級道德模范,15人獲評感動重慶十大人物。
江津區還以校園文明建設為抓手,全方位強化未成年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認同,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念內化于心。將“四史”宣傳教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與“小手拉大手”結合起來,在全區開展特色鮮明的文明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舉止文明、行為有禮,用高素質的言行影響帶動身邊人。
校園周邊社會環境建設關系到廣大師生的合法權益和教育教學,直接影響市容市貌和城市形象。今年以來,江津區持續開展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組織區教委、區公安局、區衛生健康委、江津區市場監管局等相關部門聯合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確保校園周邊環境健康,切實保障廣大青少年學生權益。
志愿服務? 讓城市更有溫度
全區30個實踐所、169個實踐站,精準對接百姓需求的志愿服務,務實創新的探索實踐,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江津樣本”呈現在世人面前。
“滸溪煙云”“青菜頭”“支小坪”“愛心者聯盟”……這些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務品牌項目,都彰顯了江津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取得的經驗和成效。
如今,志愿者已成為活躍在我區各社區和大街小巷的“最美風景線”,更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了強大的力量。
今年7月30日,因疫情防控措施調整,江津雙福地區停止了人員進出。烈日下,志愿者們對進出社區小區人員進行體溫檢測、核查健康碼。在多個出行密集路段,志愿者們疏導交通,指導行人正確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護。他們發揚“鐵腳板”精神,進店入戶上街頭,開展疫情防控宣傳。
近年來,江津的志愿服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而創建全國文明城區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江津大地綻放新光芒。全區1138支志愿服務隊、24萬名注冊志愿者活躍在各行各業、各條戰線上,奉獻愛心、傳遞溫暖,各類志愿服務在江津已蔚然成風。
文明勸導、生態環保、疫情防控、夜間巡邏……網格化、常態化的志愿服務活動,讓這座城市的文明內涵產生質變。文明創建,改變的不僅是城市的外部形態,更提升了城市的氣質。善與美,已經悄悄滲進江津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地方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區縣政府網站
其他網站
關注公眾號
江津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