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10-09 10:14:38 大 中 小
雙福街道戶籍人口5萬,常住人口30萬,市場主體多、轄區學校多,專業市場多、流動人口多,基層治理難度較大。
如何解答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這份答卷?雙福街道積極探索“雙網格”+“福文化”治理品牌,依托163個線下實體網格,建立1130個線上微網格,配置“1+3+N”的雙網格力量326人,構建起“小網大治”的多元共治格局,讓“141”基層智治平臺成為“千里眼”“順風耳”,既是智慧的大腦,又是感知的神經,更有溫暖的心跳,讓大城之治更智能、更高效、更精準。
智慧的大腦,“一屏觀?!睌祿窗?/span>
“江津區氣象臺11:40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雙福強降水仍將持續,最大小時雨量可達50毫米以上,局地伴有雷電、陣性大風,請注意防范!”9月12日,雙福街道“141”基層智治平臺大屏上彈出消息——城市內澇治理應用推送了風險預警。
“請各網格立即巡查易澇點、地災點、居民小區、沿河區域!”不到1分鐘,“141”平臺的指令已同步發送至轄區網格員。
網格“前哨”并非單打獨斗,科技力量早已搭起“智慧防線”:布設在轄區全域的17.1萬個物聯感知設備(含2200余個攝像頭)24小時“站崗”監測,通過拖拽智能要素超市算法到感知設備的方式,加強AI算法賦能,一旦發現異常,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就能傳回“141”平臺,并同步網格員以及相關處置單位,搭建起高效的“信息中樞”,形成臨街商鋪一件事、還房小區智管、內澇防汛多跨協同處置等平戰結合綜合應用場景。
高效處置背后,是“141”基層智治平臺三級治理體系的深度貫通。雙福街道黨工委書記施建飛表示,街道依托城市實景地圖歸集了城市道路、商圈市場、居民小區等1320個風險點,實現了風險全量落圖。針對不同風險類型,精準施策:非工程措施點位,通過管網清淤疏浚、劃出禁停線等手段強化管理;需要工程整治的點位,落實“一點一案一策”逐個消除隱患。
“我們還用具有雙福辨識度的‘?!郑鳛槁鋵嵤马椀臉俗??!笔┙w表示,“一屏觀?!睌祿窗宀粌H發揮了“141”基層智治平臺神經末梢的前端感知作用,也提升了城市治理的快速響應、協同聯動和處置效能,有效推動“線下實體一張網”+“線上賦能一張網”聯動化解風險、高效服務群眾。
今年以來,雙福街道已受理網格上報事件4622件,化解風險610件,化解率95%……切實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感知的神經,“福務清單”定制服務
9月25日,雙福街道三界社區福城北苑C區,網格員張天秀熟練地在車庫停好電動車,拎起一個袋子快步走進4棟電梯。袋子里不是外賣,是她給23樓的獨居老人沈爺爺捎的降血壓藥?!吧驙敔?,是我,小張?!痹凇皟陕曋?,三聲輕”的熟悉敲門聲里,老人打開屋門,不停向張天秀道謝。
“我腿腳不便,小張不僅經常幫我買藥,還每天上門送飯,連我的口味都記得很清楚!”沈爺爺感動地說。
一輛電動車,穿梭在社區街巷,既是入戶的網格員,也是送餐的志愿者。長期的日曬雨淋讓30出頭的張天秀看起來膚色略黑,卻遮不住她面對老人時燦爛的笑容。
雙福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袁孝東介紹,街道以“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建設為重點,緊盯“一老一小”重點人群,依托“141”基層智治體系,建立起“基層治理指揮中心+巡區服務工作站+福潤網格”三級服務體系,通過線上“民呼我為”熱線采集,網格議事、居民勾選等方式形成“福務清單”。
比如,獨居老人可以選擇上門送餐、定期探視、急救呼叫,留守兒童可以選擇學業輔導、興趣引導、心理疏導,企業員工可以選擇“福幫幫”志愿者講解惠企政策、職業咨詢輔導、健康管理……街道建立的1分鐘響應、5分鐘到達、10分鐘首次反饋事件快響機制,讓這些“福務清單”定制服務就像感知的神經,延伸到社區、街巷、樓棟、家庭,多向發力托起群眾“穩穩的幸?!?。
溫暖的心跳,“積?!狈e分激活能量
“親愛的居民朋友們:福城社區正式推出【網格服務專用微信號】,您的專屬管家‘福格格’已上線!政策咨詢、業務辦理、生活求助……只需動動手指,服務即刻到家!”福城社區網格員況息丹剛將二維碼公布在群里,立即引起強烈的反響。
“我媽平時一個人住,剛才打電話說燃氣灶點不起火,正愁沒辦法解決……”“我家住在3棟,懂點電器修理。你的具體房號是多少,我可以去幫你看看?!本用耜惻縿傉f出自己的困難,“福幫幫”志愿者張偉就立馬伸出援手,和網格員一起前往查看。
“網格員化身專屬管家,線上收集群眾訴求,線下組織力量解決,產生了‘1+1>2’的效果。”雙福街道宣傳、統戰委員周盈杉表示,街道以“雙網格”為基礎,以志愿服務為支撐,將網格管理與志愿服務有機結合,構建起“全街覆蓋、出戶可及、群眾便利”的志愿服務網絡,匯聚起城市溫暖的力量。今年以來,網格員采取“主動服務+點單服務”的方式,為群眾開展代辦社保、困難人群救助申請、代跑腿等服務3500余件次。
為讓志愿服務更加溫暖可及,雙福街道還建立起“積?!狈e分制度,通過“行為量化、積分管理、兌換激勵”模式,將網格報事報修、參與社區議事、環境衛生整治、助老扶幼等文明行為轉化為“可量化、可兌換、可感知”的志愿積分。居民通過參與志愿服務即可獲得相應積分,積攢積分隨時可到社區兌換免費體檢、領取生活用品等,不斷激活社區共建共治共享新活力?!百浫嗣倒澹至粲嘞?,幫助別人就是在積德積福!”居民夏德會說。
今年以來,雙福街道依托“積?!狈e分機制,不斷拓展“街道、社區、網格”三級聯動志愿服務組織體系,打造“土喇叭宣講”“怡家人+”“福城微光”等志愿服務品牌,開展活動378場,提供志愿服務5100余人次,幫助群眾解決急難問題620個。
雙福街道“雙網格”+“福文化”治理模式,既是科技賦能的“最強大腦”,更是“人民至上”的生動注腳。
在這里,數字化不再是冰冷的技術堆砌,而是飽含溫度的“民生觸角”;網格員不僅是社區生活的“大管家”,更是萬家燈火的“守護人”。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地方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區縣政府網站
其他網站
關注公眾號
江津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