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09-12 09:48:55 大 中 小
夏日的石蟆鎮,江水潺潺,蟬鳴陣陣。以往每逢汛期,蜿蜒的河道總是讓家長和干部們懸著心。然而今年暑假,全鎮未成年人溺亡事故實現了“零發生”。這一變化的背后,是一項名為“五?!惫ぷ鞣ǖ幕鶎又卫韯撔聦嵺`正在默默守護著孩子們的安全。

“隱患地圖”精準預警,智慧系統主動干預
石蟆鎮河網密布,水域情況復雜。今年汛期前,鎮政府組織多部門聯合開展“專題研究”,繪制出全鎮首張“水域隱患地圖”,精準標注出中壩羊石碼頭、塘河沿岸等15處高風險水域。
“我們不僅知道風險在哪,更知道誰需要重點保護。”通過系統排查,我們準確識別出監護缺失的困境兒童,建立了重點關愛名冊。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AI技術成為了防溺水的“前沿哨兵”。在重點水域布設的智能監控設備,接入基層智治平臺,防溺水AI系統能自動識別危險行為并實時預警。暑期以來,該系統已成功預警并勸阻涉水風險行為256次。
“五?!睓C制環環相扣,全民參與筑牢防線
“小同學,這里不能游泳,快上來!”穿著紅馬甲的巡河隊員每天都會在重點時段出現在江邊。這支由鎮村干部、志愿者組成的巡河隊伍,暑期已開展巡河1500余次。
石蟆鎮建立了“專題研究、專題安排、專班推進、專人負責、專門調度”的工作機制。每個村社都配備了專職防溺水宣傳員,每所學校都設置了防溺水輔導員,形成了“政-社-校-家”四方聯動的防護網絡。
民心所向:從“擔心”到“放心”
“以前最怕孩子偷偷去玩水,現在放心多了。”村民李大姐告訴記者,“村里大喇叭天天放,干部天天講,還有巡邏隊。孩子自己也知道了危險,再也不去野泳了。”
穿著紅馬甲的巡河隊員已經成為江邊一道令人安心的風景線。村民們說,看到這些“紅馬甲”,心里就踏實了。
石蟆鎮的創新實踐證明,防溺水工作必須疏堵結合、技防人防并重。這項看似簡單的工作,真正考驗著基層治理的精細化水平和為民服務的初心。用制度、技術和責任心筑起的這道“智慧堤壩”,不僅守護著孩子們如花的生命,更展現了新時代基層治理的智慧與擔當。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地方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區縣政府網站
其他網站
關注公眾號
江津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