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10-24 11:12:43 大 中 小
近日,石蟆鎮種植的近6萬畝再生稻已陸續進入成熟期。田間地頭,農戶正抓住晴好天氣,有序開展頭茬收割工作。
再生稻技術,是充分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在一季稻收割后,通過一系列科學的管理措施,促使稻樁上的休眠芽重新萌發、生長,并最終抽穗結實,實現“一種兩收”的高效種植模式。該技術具有省工、省肥、增產潛力大、經濟效益顯著等特點,是推動糧食生產提質增效的重要途徑之一。

據了解,今年石蟆鎮在優質水稻品種推廣上持續發力,特色優質品種如野香優莉絲、川種優3607的種植面積均已突破一萬畝,荃優607、緯兩優鈺占等品種的種植面積也均達到5000畝以上,為再生稻的高產優質奠定了堅實基礎。據初步測算,今年該鎮再生稻平均畝產可達約260余斤,最高畝產近500余斤。整體產量較去年提升了30%,增產效果明顯。
這份沉甸甸的豐收喜悅,離不開科技的強力支撐與精準服務。為確保再生稻穩產高產,石蟆鎮產業發展服務中心積極組織周其宣、饒邦清等水稻技術專家,深入田間地頭,“零距離”開展技術指導。從前期的病蟲綠色防控,到優質品種的篩選推廣,再到科學的水分管理、精準的施肥策略,對再生稻生產全周期的關鍵環節進行了細致把關與推廣,有效解決了農戶在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為再生稻的豐產豐收提供了堅實保障。
再生稻的成功推廣與發展,不僅提升了土地產出率,更顯著增加了種植效益,已成為石蟆鎮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夯實糧食安全基礎的重要產業之一。當前,再生稻的收割工作正有序推進,預計全鎮再生稻收割工作將于10月底全面完成。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地方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區縣政府網站
其他網站
關注公眾號
江津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