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10-23 11:23:53 大 中 小
?
臨近中午,先鋒鎮大塆村村民吳元成忙完農活回到家,擰開水龍頭洗了把臉,開始準備午飯。“水量足、水質好,用起來放心。”談起如今的用水變化,吳元成臉上洋溢著笑容,而這樣的便捷,曾是大塆村村民盼了許久的生活。
此前,大塆村因距先鋒鎮11公里、平均海拔高出鎮區200余米,地理位置偏遠且地形復雜,用水難題長期困擾著全村1300余戶3000多村民。大家過去僅靠自家機井取水,水量時多時少、水質難以保證,遇上連續晴天水量就明顯減少,村民用水總要小心翼翼。“2024年因連日高溫干旱,部分村民無水可飲成了大問題,只有等著鎮村安排專人送水。”村民程必高回憶道。用水難不僅影響日常生活,更制約著農業生產,全村近2000畝水稻、6000余畝花椒等農作物長期“靠天吃飯”,一遇干旱便減產嚴重。
轉機發生在2024年1月。為保障大塆村群眾用水安全、構建全鎮農村飲水一體化、打通供水堵點,先鋒鎮聯合村兩委開展實地調研、梳理需求清單,積極向上對接,成功爭取到1500余萬元專項資金,大塆農村飲水、灌溉工程同年順利開工。“困難再多,阻力再大,也要讓村民喝上放心水、讓莊稼用上穩定水。”先鋒鎮水利工作者的話,道出了攻堅的決心。這項工程主要包含兩部分:一方面是飲水提升,鋪設總長110余公里的飲水管網,完善全鎮飲水管網體系,將先鋒鎮村鎮供水工程的優質自來水直送村民家中;另一方面是灌溉保障,新建20余公里灌溉管網,整治10余口山坪塘,覆蓋大塆村、金紫村等主要種植區域,織就“飲水+灌溉”雙保障網。
可項目推進之路并不平坦。200余米的海拔落差,要求灌溉鋼管從山底逆勢鋪設,多數路段需在坡度近60度的陡峭山坡開挖管溝,大型機械難以進場,僅管溝開挖就耗費了平地施工近兩倍的工時;同時,管線途經10余個村民小組,涉及2000余戶農戶,群眾需求各異,協調難度極大。為破解這些困境,先鋒鎮成立工程專班,派專人督導工程建設,構建起“政府督導+施工推進+村社協調+全民監督”的工作模式。工作人員借助工作群實時掌握工程情況,累計組織20余場院壩會、協調會,解決施工堵點難點,明確土地補償方案等群眾關切問題;還邀請村民擔任質量監督員,讓大家全程參與工程監督,確保工程質量過硬、推進順利。
截至目前,大塆農村飲水、灌溉工程已克服海拔落差大、高溫施工、協調強度大等難題,90%的飲水管網鋪設完成,大塆村通水率達90%;灌溉管網完成85%,6口山坪塘整治完畢,擴容近6萬立方米。“我們村飲水安全有了保障,農業生產用水也不再愁了,‘靠天吃水’已經成為歷史了!”吳元成站在自家新裝的水龍頭前,看著嘩嘩流出的自來水,連聲感嘆:“真好,真方便啊!”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緊盯項目進度,嚴把工程質量關,確保項目如期竣工交付。”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工程完工后,鎮里還將指導村里建立管網長效管護機制,“我們會一直聚焦民生領域短板,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讓民生工程真正惠及千家萬戶。”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地方政府網站
市政府部門網站
區縣政府網站
其他網站
關注公眾號
江津發布